三伏天,谨防中暑和空调病
炎炎夏日到了,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活动,人体内的热量不能很好地散发,使得体温升高,就会产生中暑的情况。
今年的夏天是一个异常火热的夏天!中伏就20天!
三伏天里如果没有注意防暑降温很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
核心体温达41℃是预后严重不良的指征,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若超过42℃,病死率为81.3%。
持续在高温作业车间,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也会中暑。中暑主要由于周围循环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等症状。
及时补充水分:少量频饮,每次100毫升为宜,剧烈运动或劳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喝冷饮,尤其是心功能欠佳的老年人,一次过多饮水有诱发心衰的危险;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应采取防晒措施:穿浅色衣服、涂防晒霜、打伞遮阳等;
饮食均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饮食不宜过分清淡,可适当吃鱼类、肉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忌贪凉: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空调温度应在26℃左右适宜。室外高温作业后不宜立即冲凉,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另外,在三伏天,家中应备防暑降温药品,如仁丹、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